垃圾邮件制造链解密:发送660万封仅需500元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雷中辉 时间:2004-5-26 10:21:00
一个人的力量注定撬不动垃圾邮件这个“痼疾”。
成都的康健忠律师只是想让自己的邮箱“清净”些,却遭到躲在暗处的垃圾邮件制造者的疯狂报复。
而故事的背后凸现的问题是:对于反垃圾邮件链条中的某些关键步骤,该如何积聚社会的整体能量,来一场彻底的突变。
报复!报复!
谈及反垃圾邮件,成都万豪律师事务所的康健忠感慨颇深。
2003年12月15日下午,由于不满每天必收的一封垃圾邮件的骚扰,康健忠根据垃圾邮件留下的地址,发送了一份措辞严厉的警告书,并将警告书打印下来用传真发给了对方。
那封垃圾邮件的全文如下:
“……广州鼎华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网络营销优势,首创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我们旨在向互联网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广告服务……把综合商务信息直接发送到客户的电子邮箱……每日发送30万份,每月发送660万份不重复的电子邮件,仅收费500元。联系人:范先生。”
文中的范先生全名范明春,是广州鼎华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康律师的警告信的主要内容是,指明该公司的行为对自己的权益造成了影响,要求他们不要再发送垃圾邮件,否则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是一个律师的正常维权行为,然而仅仅过了十几分钟,康健忠的生活就被莫名其妙的电话打乱了。
从15日到17日,康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十几部电话热闹非凡。这些电话中甚至包括新加坡一家上市公司和英国教育部提出的“抗议”。
原来,那家制造垃圾邮件的公司冒用康律师的名义,用群发垃圾邮件的方式将其发出的抗议信又发到了其它地方。康律师由此卷入一场“风暴”的中心。
“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报警。成都那边因为牵涉到跨省调查,不方便立案,后来在重庆立了案。北京的一位朋友帮我们查清了发信人在广东,随后广东警方查到了这家公司。最终,广州有关部门是以违反行政管理罚了他们1000块钱了事。”康健忠回忆说。
康健忠一个人的战争
“这场战斗肯定要继续下去!”康律师说,“但是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我只是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让全社会更加关注这个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实际上,就连Email的发明人也没有预料到,电子邮件会带来如此多的麻烦,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垃圾邮件制造者和反垃圾邮件者两大阵营。
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是,两方的阵营都随着垃圾邮件问题的日趋尖锐而扩张,用某种话来说,就是“两条产业链都活得很滋润”。真正的区别只是,一方代表的是正义,在明处,但却是被动的正义;另一方代表的是非正义,在暗处,但却掌握着主动权。
记者按照广告上提供的电话找到了广州鼎华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将康健忠拖入邮件风波的主角。
虽然这家公司在今年初一度遭到广州警方的查封,但是现在仍正常营业。记者以需要借助该公司的技术宣传产品为由,与一位自称姓范的人员聊了起来。
据他称,该公司成立好几年了,工作人员共有十几个。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软件群发客户要求发的广告邮件。他们拥有2亿个电子邮件地址,几乎包含国内所有的互联网邮件提供商。
“如果你要包月,只需要花500元,我们保证给你发满660万封邮件,平均每天30万封。考虑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人们一般不打开自己的邮箱,所以我们也休息,这样是保证邮件的有效性。”他说。
“一般来说,只要不发反动邮件,就没有什么危险。上次也不就是罚了我们一千块钱吗?不要担心什么风险,反正现在也没有法律规定。而且我们的技术能够绕过一些邮箱的限制而直接送到目标邮箱,这是别人做不到的。”
范向记者吹嘘,“我们现在有很多生意,而且一般都是利用别人的服务器发,这样别人就找不到了。我们一般接受汇款,款到了,我们就给发。”
防御也是进攻
面对如此猖獗的垃圾邮件制造活动,反垃圾邮件的行动却仅仅限于“防御”。
4月23日,Email的发明人、中科院的学者、信息产业部的专家以及许多遭受垃圾邮件困扰或者试图解决垃圾邮件问题的业界人士,齐聚在北京的2004反垃圾邮件高峰论坛上,共同商讨如何对抗日益严重的垃圾邮件问题。
与此同时,躲在暗处的垃圾邮件制造者,仍在每天强制性地向数以亿计的陌生邮箱发送着数以亿计的垃圾邮件。
本次会议上发布的垃圾邮件调查报告显示,邮件服务商只能过滤掉垃圾邮件总量的50 。
而我国邮件用户现在平均每人每周发送电子邮件9.8封,收到正常电子邮件12.6封,收到垃圾电子邮件19.3封。
国内较大的几家服务商(如三大门户网站)每天收到的邮件量在800万-2000万封不等,其中垃圾邮件占到50 以上。
“欧美国家认为,大多数垃圾邮件是从我国的服务器上发出的,并由此封闭了我国很多IP地址,这是很不公平的。”尚易科技运营经理陈诗峰说,“我们为防止因为IP被封而影响企业的国际信件交往,于是将部分服务器放在国外。”
尚易是一家专业提供企业邮件服务的公司,也是垃圾邮件的受害者之一。
陈诗峰不无遗憾地表示,现在的预防措施都是被动的,不可能完全杜绝垃圾邮件。即使买了美国最好的数据传输加密技术也一样解决不了问题。
“从纯技术上讲,要想彻底治理垃圾邮件,几乎是不可能的。”陈诗峰说,“作为技术人员,我们觉得很无奈。它就像一个痼疾一样,不能根治,只能限制在某个范围。”
据悉,目前从技术上预防垃圾邮件的方法主要包括:
邮件全文关键字匹配识别技术;IP黑名单功能,即阻断特定IP、服务器连接到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限制来自相同客户端IP的并发连接数量;AI智能数据统计分析识别技术以及用户在线举报分析识别技术等。
但在实践中,这些技术只能挡住大部分的邮件,仍然会有少部分流入用户邮箱。
“技术防御的弱点在于,它们不可能完全识别垃圾邮件,甚至会阻断正常邮件的交往。”陈说。
35互联总裁龚少晖则乐观地认为,如果过滤掉95 以上的垃圾邮件,就使垃圾邮件制造者的收入减少到1/20;如果过滤掉99.5 的垃圾邮件,就可以使他们的收入减少到1/200。
而作为“斗士”的受害者,康健忠则一直强调法律的缺失:
“目前的法律对垃圾制造者制约力度不够,公民维权成本过高,而垃圾邮件制造者却根本不需要多大成本,这使得他们敢冒风险行事。”
他还建议,在法律中首先确定某个协议,把技术规定上升到法律规定,使垃圾邮件制造者遭受更大风险成本的压力;另外,广告邮件应当设置为关键字,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接受或者限制广告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