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在线不久前发布的研究报告,即时通信(IM)正在成为在线通信的主要媒介,目前有38%的用户表示使用IM而非E-mail收发信息,而IM数据量相比去年增加了19%。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有人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的结论:IM的迅猛发展将导致E-mail没落。从数据表面看,这个结论似乎成立。
因为早在1997年ICQ诞生时,有人就预言Email必定会被IM软件取代。然而将近10年过去,Email不但没有消逝,反而还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它真的会被Im取代吗?笔者将在本文里详细批判这个观点。
一、Email的发展现状
大家一定可以清楚的看到Email的现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Email这种快捷便利的通信交流方式更是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普遍的网络联络的必备工具;如今正值Email的旺年期,Email无论在安全性、易用性和功能长都得到长足的进步。
首先,G级邮箱已不是凤毛麟角,以Gmail为代表的容量多达Gb级别的邮箱已是司空见惯。打开http://www.gmail.com登录Gmail首页,你可以看到一串不断跳动的数字(如图1)。
没错,这就是Gmail提供的邮箱容量,并且它还在不断的增加。登录网易、新浪、TOM的邮箱,无一例外都是不少于1Gb的容量。大容量的邮箱带给我们信息存储的优势,您永远不必再删除任何邮件,甚至可以安全地把个人文件保存在Email中。
【图1 Email的服务已经很广泛了】
其次,Email的反病毒反垃圾邮件功能进一步提升。一直以来,病毒和垃圾信息是困扰Email用户的诟病,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大部分主流的服务商都提供了邮件病毒检测功能(如图2),能够有效阻挡病毒入侵,忠实捍卫用户的电脑数据安全;同时,垃圾邮件识别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多重垃圾过滤,使用户再也不用忍受垃圾邮件骚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图2 Email对病毒的检测已做得很好】
在这个方面反观IM,病毒、垃圾信息开始逐渐泛滥,却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大家都记得以前流行过的QQ尾巴病毒和MSN病毒吧?只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你的IM软件就会自动发送有毒的网页链接给好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自身的重要性,赋予Email强大的生命力。而IM自1997诞生以来,几乎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一个一成不变的家伙想要颠覆一个不断发展改变的精灵?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
二、IM真能替代Email?一个华丽的谎言
IM在这几年中迅猛发展,纵观全球即时通讯市场的格局,ICQ、MSN、Yahoo、QQ诸强林立。但是你是否有思考过,你使用IM的动机是什么?你真的可以从行动上抛弃Email吗?根据本文开篇的调查报告所述,这似乎是可能的,不过按笔者看来,这只是个华丽的谎言。
IM永远不会是Email的终结者,先让我们先来看看IM本身的问题。如今,Email遇到的棘手问题在IM上也突现出来。正当Email逐步建立较好的防御体系时,IM却为这些问题而费神:盗号、病毒、垃圾消息。这些Email曾经的病症都被IM所继承了。Email用户放心地收发电子邮件的同时,相当一部分的IM用户却要为这为那的问题申诉、叫苦连天。
我们再来看看技术的更新发展。Email的改进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本文上面部分已经把主要的变化阐述的很明白了。而IM软件有什么动作呢?除了原有的即时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的改变就是诸如场景、表情之类的“秀”和噱头。
IM凭什么可能会使Email没落?当然是它的即时沟通性了。这是Email所取代不了的,就是即时的视频和语音聊天。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地步,比如可以用IM软件开视频会议、群聊时发自定义表情等功能,这些即时的交流也是IM最有魅力的所在。不过前提是对方也同时在线。
IM的即时信息对Email的异步信息存在着很大的优势,这也是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其实在信息传送的方式上,Email和IM之间仅仅是隔了一层纸……如果说IM是发送者用“推”的方式主动传递信息,那么Email就是接收者用“拉”的方式被动接受信息。
假如Email在发送的时候给它一个“推”的助力,那么Email还和IM有什么区别呢?“推”的方式也很多,第三方软件检测、IM的结合(这是一种趋势)、手机短信(如图3、4、5)……
【图3:借助第三方软件对email的实时监控】
【图4:与QQ紧密结合的QQ邮箱】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看Email的其他优势:开放的协议,使得用户获得的服务最大化;保存信息的优势,你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存储和信息跟进……
三、与IM同行——Email的未来
IM不是Email的终结者,Email也不会没落。就好比电视出现了这么久,广播仍有庞大的听众群体一样。客观上说,Email和IM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在不同受众群体、不同目的支配下会有不同的态度看法,片面的说Email的没落是错误的。
正如唯物主义哲学所说,世界万物存在普遍联系,Email和IM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Email和im,一个不会消失、一个无法称霸,二者的相互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从MSN、QQ再到大家趋之若骛的Gtalk,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趋势。
正值壮年的Email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在协议开放等许多方面更是IM学习的榜样。Email不会没落,更不会因为IM而没落。要是哪一天Email死了,也不会是真正的死,我们相信是一种新的蜕变,它将会与IM软件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甚至互相融合再也不分彼此。
自由广告区 |
![]() |
分类导航 |
邮件新闻资讯: IT业界 | 邮件服务器 | 邮件趣闻 | 移动电邮 电子邮箱 | 反垃圾邮件|邮件客户端|网络安全 行业数据 | 邮件人物 | 网站公告 | 行业法规 网络技术: 邮件原理 | 网络协议 | 网络管理 | 传输介质 线路接入 | 路由接口 | 邮件存储 | 华为3Com CISCO技术 | 网络与服务器硬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9X | Linux&Uinx | Windows NT Windows Vista | FreeBSD | 其它操作系统 邮件服务器: 程序与开发 | Exchange | Qmail | Postfix Sendmail | MDaemon | Domino | Foxmail KerioMail | JavaMail | Winwebmail |James Merak&VisNetic | CMailServer | WinMail 金笛邮件系统 | 其它 | 反垃圾邮件: 综述| 客户端反垃圾邮件|服务器端反垃圾邮件 邮件客户端软件: Outlook | Foxmail | DreamMail| KooMail The bat | 雷鸟 | Eudora |Becky! |Pegasus IncrediMail |其它 电子邮箱: 个人邮箱 | 企业邮箱 |Gmail 移动电子邮件:服务器 | 客户端 | 技术前沿 邮件网络安全: 软件漏洞 | 安全知识 | 病毒公告 |防火墙 攻防技术 | 病毒查杀| ISA | 数字签名 邮件营销: Email营销 | 网络营销 | 营销技巧 |营销案例 邮件人才:招聘 | 职场 | 培训 | 指南 | 职场 解决方案: 邮件系统|反垃圾邮件 |安全 |移动电邮 |招标 产品评测: 邮件系统 |反垃圾邮件 |邮箱 |安全 |客户端 |